前言: 三、无利不起早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 投资者在接受金融服务、听取别人的高见或是打算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应当先想一想这句话,别人的建议是真的为你好,还仅是盯着你的钱包? 在经济社会里,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都是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这原本无可厚非。如果双方利益都能增加的话,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别人心里有没有一个小九九,但是,如果人家只是在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不管你是赔是赚,那就得留个心眼了。 对于不少金融产品的销售人员和理财师来说,“无利不起早”可能就不是什么潜规则,佣金提成都跟销售业绩挂钩的。他们追求的是佣金收入的最大化,这个目标跟投资者的盈利目标毕竟是有差异的。但是,对于那些将其看作活雷锋的投资者来说,“无利不起早”又确实是潜规则,你只有了解它,决策时才能去更多地考虑自己可能获得的收益和面临的风险,而不会被一些理财“专家”或者貌似比亲人还亲切的销售人员忽悠。 近来,王先生每天都根据某券商的荐股买卖股票。可是,如此操作持续一段时间后,他发现,刨去交易费用,自己并没有赚到钱。“明明买入之前还很强势的股票,怎么一买入就不涨了呢?”他心生疑问。 事实上,很多像王先生这样的股民都深信券商,但他们却没想到券商荐股也存在着潜规则。某业内人士透露,“很多券商都这么做是因为,股民的频繁操作可以让券商赚取更多的佣金。尤其在证券交易印花税下调和单边收取之后更是如此,这与券商的经营宗旨相关联。而对于所推荐股票的‘质量’那就得看券商是照顾短期利益,还是照顾长期利益了。” 一般情况下,等到券商报告“面市”时,其所推荐个股已经涨了几天了。因此,散户接盘多在相对高的价位。此时,机构差不多炒完一波要出货了。 投资者知道了其中的潜规则,也就不难理解在去年大盘暴跌时券商还在不断推荐买入股票,而不是推荐哪只股票存在风险,推荐股民卖出;而前一段时间股市处于“小阳春”行情之中,很多券商更是乐此不疲,如中信证券(600030)2月9日一天之内狂推24只股票,并且评级至少都是“增持”,部分品种的评级还是最高的“买入”。 很多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理财师大都宣称,“不会动客户的一分钱,也不会推销任何产品。”还有理财师会特地搬出其他机构作对比,并表示:“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会有私人理财的部门,但是他们只会推销,也只能推销自己的产品,保险公司的卖保险,基金公司的卖基金,银行卖银行理财产品,这样就无法做到完全从客户的利益出发。” 但是,投资者如果真的以为第三方理财机构就能维持中立,最大化地维护客户利益的话,那也就错了。其实,第三方理财机构同样是以赚取利润为目标的,而这些机构的理财师也无法摆脱高额回报的诱惑,而倾向于推荐佣金更高的产品。 例如,保险产品的佣金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更高,尤其是保险产品中的寿险,采用年缴保费方式的,缴费时间越长佣金越高,其首年度的佣金最高可达35%,次年还能获得15%的回报。而相比较之下,基金产品的返佣则仅为1%左右。所以,许多理财师都习惯于先询问投资者是否拥有足额的保险,同时希望客户以年缴方式操作。而这种做法,不能不说跟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人们常说,“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不同位置会发表不同的观点,而有些专家、学者看起来说的话客观、中立,但实际上却有可能是代表他的机构利益。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经普遍超过10倍,高价房已经成为积累金融风险、影响社会和谐、削弱基层民众消费潜力的负面因素,却偏偏有一些学者不断为高房价辩护。明明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是美国政府的国策之一, 在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的欧美金融机构任职的经济学家却一边倒地为升值政策唱赞歌。 投资者如果不假思索,根据这些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建议作决策,那很可能会正中别人的下怀,最后自己不得不承担损失。 那我们该如何分辨别人提出的投资理财建议,是真为自己好,还是站在人家的立场思考问题呢? 首先是“多听”。不要人云亦云,听到什么就相信什么,想也不想,马上做出投资决策。实际上,听起来慷慨激昂的观点,未必就对自己有利。所谓专家的观点,也未必一定正确和全面。因此,一定要多听,不急于做决定。 其次是“多想”。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一定先过一下大脑,综合比较各方观点,判断孰对孰错,不轻信,不盲从。 最后是“多学”。普通投资者只有不断提升自己在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素养,才能切实联系自身情况和理财目标,对别人的观点和投资建议作出适当的判断。* x) w ^# `- S8 y8 S1 E k: X6 t
& v* {9 j; U2 D文/谈啸峰 txf545) |, X; M" i2 A! o. Z
, a* e2 M5 G$ F |